運動賽事串流未來是不是會取代電視?
全球因為Covid-19疫情的影響,導致許多著名的國際賽事閉門進行比賽,不開放觀眾進場對於賽事主辦方或是球團的主體營收勢必有直接的影響,但相對也更重視賽事直播串流服務,對賽事轉播的品質要求也更高。過去幾年許多OTT平台(over the top)開始提供賽事直播串流服務,運動迷能夠收看賽事的管道也更多元,相對要求也更高,而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台灣最主要的體育頻道Fox決定撤出台灣,暫停Fox各個體育頻道的服務。在種種因素下,2021年的賽事直播串流服務將會是爆發性的一年嗎?事實上,在美國觀看行為的調查顯示,有4成的有線電視收看者保持有線電視的訂閱只為了『運動賽事直播』,由此顯示網路運動賽事的觀看市場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但另外一個角度也是為什麼還有許多人習慣透過有線電視收看運動賽事呢?
我從小就是在一個電視打開就是體育台的家庭中長大,所以已經非常習慣不論是早起吃早餐配NBA、過年期間配澳網、晚餐配中職日職這種生活模式,比賽的輸贏或是誰對誰也許對我們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運動跟我的生活已經融合在一起。對我來說,體育主播們的聲音成為我生活的必需品,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全球許多運動迷還是習慣透過有線電視那種你安排什麼賽事給我我就看什麼的那種型態,因為他可能不一定是哪一隊或哪個球員的死忠球迷,只是習慣了賽事的視覺聽覺帶給他的愉悅。但隨著可選擇娛樂越來越多,加上網路普及度跟上網效率發展速度之快,在進入5G時代後,5G的低延遲、高效率等作用對於使用行動裝置觀看賽事的人們有了不一樣的想像。
目前的運動賽事串流大概可以區分為四大類:
- 由傳統電視頻道業者本身推出的OTT服務,例如FOX、Eleven Sports、Discovery+等。
- 網路媒體業者所推出的,例如麥卡貝、LineTV、Twitch等。
- 賽事主辦聯盟自行推出的,例如常聽到的CPBLTV、MLBTV、F1 TV等。
- 其他遊走於灰色地帶的各式串流平台,有的需要使用VPN再用海外IP才可連上。
付費與免費的串流觀看體驗當然就有很大差異,免費的可以吸引許多人收看,對業者來說要的就是觀看流量,再透過流量去變現,例如賣廣告、與授權方有更好的議價空間等。因此可以看見大多數的免費收看的OTT業者都會提供聊天室、主播球迷互動、抽獎等方式,藉此吸引更多觀眾透過他的串流收看賽事。付費的部分目前主體來說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體育頻道所提供的付費模式,這種大多數就是可以讓喜歡觀看各種體育賽事的觀眾,將傳統的有電電視觀看行為移轉到網路上而已,好處可能是可以隨時收看重播賽事等,但實際上的差異可能與有線電視沒有太大差異性。以賽事主辦單位所推出的付費方案的玩法就很多種了,目前主體還是分為全賽事收看、單一球隊收看、部分賽事收看、可隨時回放、搭配數據收看、多角度視覺、高畫質等。
身為出身就是個運動迷的筆者來說,有一些想法認為可以套用在未來的賽事串流服務上,也許會讓體驗更棒,吸引更多人成為球迷。
- 針對單一球員的畫面擷取:這部分就是針對對於某位球員熱衷的球迷會有很大興趣,舉例來說如果你對富邦悍將的李宗賢很感興趣,想要多看一些他的畫面,如果他還不是一位球星,那可能聯盟幫他剪的Highlight不會這麼多,但透過影像辨識等技術,可以將所有李宗賢的畫面擷取出來,讓李宗賢的球迷可以不用追完整場賽事,也有機會把所有有宗賢的畫面都掃完,聽起來很棒吧!
- 球員即時影音:這個其實大聯盟已經有類似的做法,因為守備球員可能大多數時間都是準備狀態,在身上別一個Mic,可以與主播或是球迷互動,但是過去做法可能就是由導播決定聲音來源,進一步是不是可以做到板凳球員人人都有Mic,人人都有機會同步互動,球迷可以選擇聽誰的聲音,說不定還可以在賽事中開Clubhouse,光想就覺得很有趣。
- 賽事以外的Live Stream:如果你是個死忠球迷,你可能連Roger Federer在賽前與Rafael Nadal對抽都會很想看,或是你是大谷翔平的鐵粉,很可能連他春訓期間在場邊的熱身方式都感到好奇。在行動裝置與拍攝裝置都越來越輕量化,網路覆蓋率也越來越好的情況下,未來球星的一舉一動都有機會透過串流平台將許多人可能認為無聊的訓練熱身等畫面都可以即時掌握。絕對不要小看賽事以外的商機,有機會了解一下日本職棒的春訓給沖繩帶來多大的商機就知道了!
其實我認為在疫情前賽事直播的串流平台就越來越多,最大原因還是在於現在年輕人越來越不愛坐在電視機前,可能更多時候是坐在電腦前工作,旁邊放著手機追所支持球隊的即時賽況。這種多工多樣選擇時代的來臨,其實有許多不論是商機或是過去不被重視的環節都有機會轉變成球迷口中的話題,就看主事者如何運用!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