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職棒的門票銷售策略建議
隨著現代人可選擇的娛樂越來越多,如何透過門票銷售策略的改變去吸引更多人進場觀賽,是中華職棒緊接著要面對的課題。 去年因為有富邦悍將聯名卡的關係,平日進場新莊棒球場有五折優惠,因此進了不少場,同時也去了包含桃園樂天主場、中信兄弟的洲際球場、斗六球場熱身賽、花蓮球場等,很喜歡球場的看球氛圍,所以在過去出國的時候,也都會特別跑去各國的球場看球,包含韓國職棒、日本職棒、美國大聯盟、美式足球、中超、CBA、泰國ABL等。對於賽事體驗跟球場經驗有滿多感受的,這篇特別想針對棒球賽事的門票價格議題來分享我的看法,其中可能牽涉到包含門票價格的制定、季票、球場飲食、球隊活動、球隊商品、賽前賽後活動、社群互動、球員自媒體經營等,因為可探討的議題實在是太多太廣泛,單一篇可能討論不完,因此先從對球隊跟球迷最核心影響的部分-賽事門票,討論起。
就台灣棒球迷來說最熟悉的職棒聯盟不外乎中職CPBL、美職MLB、日職NPB、韓職KBO、澳職ABL,除了澳職因屬初創聯盟,過去由大聯盟協助經營外,其他幾個聯盟的年度比賽場次每隊都至少120場(中職最少),為什麼要先提場次?因為棒球畢竟主要源自於美國,棒球對於美國人而言是一種生活、社交、閒暇時間休息的娛樂,因為賽事時間較長,不需時時刻刻盯著場中,所以是非常適合三五好友,家人一同進場。有去過大聯盟看球過的會發現,除了少數重要賽事,如季後賽、知名球星引退賽、紀錄之夜等,其實許多觀眾在五六局後即會離場,或是在附近吃吃喝喝,因為MLB的門票相對其他三大職業聯盟的價格便宜許多,關鍵當然是場次多(一隊主場就有81場),賽季時間長(幾乎半年時間),因此會發現場內飲食的價格相對外頭高出不少,以球團角度來看,當然會希望球迷進場人數越多,消費越多。以我來說,我曾在Baltimore Orioles的Camden Yards買過一張17美元一壘側前20排的位子,換算台幣其實跟看一場樂天桃猿平日內野門票差不多,但進場買了一份小漢堡跟薯條(類似21世紀一份套餐份量),大概花了我四五百台幣,再點一杯啤酒又是200台幣,如果中場肚子餓再點個水或爆米花,一場下來在場內的消費至少30美元起。代表的是,既然四萬人的球場一定坐不滿,何不把門票價格放低,讓更多原本晚上下班後不知道要去餐館還是去港口散散步的人,走進場內,然後讓他在場內消費,這個觀念我認為對於台灣的職業球隊經營相當重要,尤其是台灣賽季最長,賽事密度最高的中職球團。透過『浮動票價』Dynamic Pricing,讓賽事吸引更多觀眾進場,藉此讓觀眾在場內消費,用相對其他娛樂較低的進入門檻,讓更多人進場消費,這是中職球團應該首要調整的部分,因為你的競爭者不是其他球團也不是其他運動賽事,而是華納威秀、餐酒館、夜間展覽、Netflix、手遊等。因此請開始建構方便的訂票系統,開始推動浮動票價,但務必在此之前先讓場內飲食豐富、環境舒適。

再來要探討季票,季票就像是航空公司的Royalty Member,透過給予更多的禮遇,讓球迷對於球隊的忠誠度越高,同時在球季間他會成為球隊最好的KOL,在社群上分享球隊的各種事情。季票的模式各種運動球團的方式都不大相同,但不外乎就是給予更優惠的票價、固定的座位、優先購票進場、球隊商品、專屬活動等,透過季票的販售其實可以在例行賽開打前就先讓球團有預先的進場人數基底,如果購買季票的人數越多,對於後續的單場賽事門票販售也越有操作空間。2019年日本職棒屬地主義在地球迷支持度最高的廣島鯉魚(根據最新調查在地球迷支持廣島鯉魚的超過90%),光是辦理購買門票資格的抽選券,就吸引超過五萬人到場,可想像球迷忠誠度對於球團經營有多重要。那要怎麼吸引更多人購買季票呢?以中職來說,過去較少針對季票做規劃,比較多還是透過會員分級方式,搭配幾張門票和商品活動等,但實際上已一隊60場主場賽事來看,球迷要能夠場場進場幾乎是不可能,但我們用一場200元門票來算,60場頂多12,000新台幣,若再搭配其他既有的禮遇跟固定坐位,我相信絕對會吸引許多球迷購買,因為若觀看當場賽事來說,進場門票+飲食一定超過500元,若再加上購買周邊商品,你看20場賽事就破萬了。但中職球團要推季票一定要先優化幾件事。
1. 固定座位-要讓購買季票的球迷有優先選位的權利。座位部分畢竟台灣的棒球場大多數的視角沒有太大差異,位子的舒適度也是,因此若可以針對季票會員的座椅進行改裝,讓位子舒適度提升,並起在開放購票階段,會有搶位效應,深怕好位子晚買了就沒了的可能,會促進更多猶豫者提早購買。
2. 單場賽事門票可轉售-透過電子票券其實可以做到單場賽事的轉售,在國外甚至有季票球迷會直接出借季票證讓其他朋友享受季票獨有的體驗,這其實也是一種吸引更多球迷購買季票的方式,因此球團絕對不用去防季票球迷轉讓單場門票,因為這是吸引其他球迷的最佳管道。
3. 符合球迷需求的專屬禮遇 – 以新莊棒球場來說,若晚下班者停車位難尋,我之前甚至曾經買好票,到場後找不到車位放棄進場,因此如果可以提供季票球迷除了優先進場、優先活動權、購買商品折扣等,如果可以提供季票球迷專屬接駁車、停車位預約、賽事過程餐飲送到座位等服務,勢必會吸引更多人成為季票持有者。
4. 季票會員休賽季的專屬活動 – 這個其實我認為以去年來說富邦跟樂天都做的不錯,在季後的感謝祭或是球迷會等活動上,提供某些活動給專屬會員,同樣的對於季票會員也可以做類似的活動,讓休賽季期間球迷一樣跟球隊有連結。

其他例如信用卡聯名卡優惠、晚鳥票、早鳥票等,其實都有球隊在運作,尤其是聯名卡部分包含富邦、統一、中信兄弟都有自家銀行或合作銀行的購票優惠,這部分對於平日賽事的進場觀眾有一定吸引力。整體來說,給予願意掏錢在賽事上的球迷更多的禮遇及互動,給予非棒球迷的觀眾一個低進入門檻藉此吸引更多進場,讓棒球賽事成為一種下班後的娛樂,假日的盛宴,是中華職棒接下來在賽事經營上的第一步,門票策略要先做的事。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