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hallenge-Taiwan鐵人三項賽事看運動產業
在4月最後一個週末參加了在台東舉辦的鐵人三項比賽Challenge-Taiwan(後簡稱CT)。在過去7年時間參加許多場鐵人三項、馬拉松,這是一場讓我非常驚豔的賽事,包含賽事期間、完賽衣物、終點設計以及整體氛圍,都可發現主辦單位每一個小細節都處理得很好。這篇我們不討論運動本身,來看看有關運動產業的品牌經營、行銷方式、賽事氛圍營造、賽事作業等部分。
要有一個好的賽事品質,當然要有合理的報名費及報名人數才能夠支撐,大家可能會好奇這種一年一度的賽事在報名費的收入大約是多少?下表根據2020年的報名費原價以及2019年的報名狀況去統計,粗估整體報名費收入約3千萬,若再加上贊助商的贊助收入,收入可能在3千5百萬元左右。而賽事主要支出為人力、物資、場地、舞台、行銷等,另外非賽事期間的報名作業、社群行銷人力等也是日常支出之一。
賽事組別 | 2020年費用(原價) | 2020年名額限制 | 2019年報名人次 | 預估報名費收入 |
226個人 | 16,800 | 與226接力合計600 | 約570 | 9,576,000 |
226接力 | 21,800 | 與226個人合計600 | 約30 | 654,000 |
113個人 | 9,900 | 與113接力合計1200 | 約1100 | 10,890,000 |
113接力 | 13,800 | 與113個人合計1200 | 約100 | 1,380,000 |
515個人 | 4,200 | 與515接力合計1500 | 約1350 | 5,670,000 |
515接力 | 6,800 | 與515個人合計1500 | 約150 | 1,020,000 |
小鐵人 | 1,500 | 無限制 | 約930 | 1,395,000 |
小小鐵人 | 1,300 | 無限制 | 約130 | 169,000 |
總收入(新台幣) | 30,754,000 |
為了維護參賽者的參賽品質,控管恰好的人數是一門學問,尤其鐵人三項賽事的第一項運動其游泳,若是下水人數過多,容易造成參賽者彼此之間過於壓迫,甚至是不斷被身旁其他人踢到打到等安全性問題。台東活水湖是許多初次參賽三鐵賽事的首選,活水湖號稱是『全台最棒的戶外泳池』。因為下水梯次以及人數等控管得宜,全程也不至於讓人感到過於擁擠。
賽事氛圍是我認為CT營造最棒的地方,將終點選擇設在鐵花村,整個鐵花村宛如嘉年華般,可以發現這個賽事多了許多家庭共同參與,也有很多是爸爸參賽,到終點前與太太孩子們一起手牽手跑進終點,主辦單位將賽事風格營造成主打生活及家庭的氛圍,成功的讓運動、旅遊、生活、家庭、競賽等眾多元素融合在一起,成功的吸引了眾多來自各國的參賽者。從報名分組在近年開始加入小鐵人、小小鐵人(小鐵人為6歲以上,小小鐵人為6歲以下),可以想見主辦單位希望透過這場活動把整個家庭帶來台東,帶進三鐵活動。2019年賽事的口號為『Balance Your Life』,代表的也是希望透過運動去平衡每個人的生活。鐵人三項運動在台灣主要參賽者年齡介於30歲及50歲之間,並以男性為主,這個年齡層恰為社會中堅份子,事業正繁忙的階段,因此最大贊助商之一的賓士,相信也是看賽者有很多可能是他們的目標客群,才會少見有知名車商贊助三鐵相關賽事。
另外這次可以仔細觀察到在品牌設計、品牌定位、社群行銷、商品質感、環境氛圍等的建立確實非常不錯。從每個耐力型態賽事都一定會提供的完賽衣就可以看出差異性,這也是從7年前參加第一場馬拉松賽事起,我個人一直非常納悶的點,為什麼幾乎每件完賽衣都被拿來當睡衣或是居家用,因為每個主辦單位都不大重視完賽衣,每場賽事的完賽衣都如出一徹,運動排汗材質搭配小畫家水準的設計,從行銷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真的非常可惜,因為若設計得夠好,未來每一位參賽者只要穿著這件完賽衣在任何場合,都會是一個免費的行銷宣傳。而CT的完賽衣從配色、材質到設計都令人驚艷,當天在現場也聽到許多人在討論這件完賽衣,我想光是這點就讓許多人想再參加隔年賽事了,也難怪在寫此篇文章的同時,2020年的CT賽事早鳥名額早已額滿!
再來看看CT在官方網站、Facebook、Instagram的經營也是相當用心,雖然此賽事在台灣一年僅僅一次,但是小編沒有因為賽事結束就疏於發文,還是持續的分享許多鐵人三項相關的內容,也因為這樣,每一篇發文的互動率都相當不錯,以這種一年一賽事的社群經營來看,會讓許多人持續關注粉絲團真的相當不容易。除此之外,主辦在影音、影像的製作上也是值得稱讚,初次參加CT的參賽者,我想幾乎都會被前幾年的賽事剪輯影音給吸引,因為整個影音中就是傳達著熱血、歡樂的氛圍,再加上台東賽事沿路的美景,也難怪外國參賽者對於此賽事也相當著迷。
另外分享兩個有趣的商業模式,第一是Bravelog,透過區塊鏈技術紀錄參賽者參賽成績的一家公司。第二是協助參賽者運送參賽車輛的廠商。BraveLog由富邦金控投資並促成,採用AMIS帳聯網自主開發的區塊鏈架構和工研院開發的前臺,並將賽事主辦單位所提供的資料寫入微軟Azure。大家可能會好奇這個有什麼神奇的?簡單來說,就是一項不可竄改的賽事成績紀錄,這份寫在區塊鏈上的成績,因為有不可竄改的特性,讓參賽者可以作為終生的成績證明,當然成績不好的參賽者如果想要抹去這個成績,也是只能說聲抱歉了!
協助參賽者運送參賽車輛的包含單車觔斗雲、[Mo Bike+] 小莫教練自行車載運、Jouer Velo 和我一起愛運動工作室等,可能過去沒有參賽經驗的人可能無法理解他們所解決的痛點。在台灣不論你是開車、搭車,運送心愛的單車都是一件最麻煩的事,開車者你必須有置頂車架或是想辦法拆解單車,但是通常早早起床比賽的三鐵賽事,完賽後還要親自開車返回居住地真的是非常累人,三年前參加一次台東之美,結束後和友人從南迴開車趕回台北,回到台北已是將近午夜,隔天還要上班,從那次後就都選擇搭車到台東參賽了。至於搭車者其實也相當麻煩,因為台鐵不是每班車都能上整輛單車,若使用車袋抵達目的地車站要怎麼用計程車載運車袋也是一門學問。因此上述的單車運送廠商真的是大大解決了所有參賽者的麻煩。
Challenge-Taiwan賽事為何能夠如此有別於其他台灣地區的賽事,主因當然是現在的主辦單位鐵人兵工廠對於賽事的要求以及品質的管控,其實從鐵人兵工廠本身的店面風格與服務,就不難理解為何CT可以如此成功。當然2014年由來自比利時的創辦人Michael Dhulst代理Challenge-Family進台灣,而Michael本身也是一名商場經驗豐富的經理人,當時因為工作及熱愛三鐵運動,因此引進CT進入台灣。從他身上看見許多參賽者的影子,熱愛透過這種高強度高耐力運動來挑戰自我的人,相信很多都是在生活或工作上也是有高度自我要求的人。也難怪許多人說,鐵人精神其實不光是在運動的過程,而是可以套用在人生每個環節,所以近年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對於鐵人運動熱衷,從Challenge-Taiwan這場賽事嘉年華,就可以得知了。也說明在台灣一向不受重視的運動產業,其實只要用心還是大有可為的。
部分資料及照片來源:Challenge-Taiwan臉書粉絲專頁、Challenge Family、iThome、Don1Don
近期留言